從冰河國家公園往拉車到Great Fall、Billings,八百多公里的路程一路是比寬廣還寬廣的天空,視線無限延伸、隨著草原一直到遠方,無法聚焦,終於明白為何美國蒙大拿州有Big Sky Country之稱,同行的伙伴一直驚呼:這天空也真的是太大了吧!面對這遼闊的景致,我卻一直分心、一直想起幾年前的蒙古旅行,在時速一百多公里的美國公路上,蒙古草原的景致越來越清晰、氣味越來越濃郁,望著美國的天空,想起蒙古國的天空。
(我時常在旅行中離題,每每在這次旅行想起上一回的旅行,彷彿這一次的遠行是為了沈澱上一回的行旅記憶。)
相對於蒙大拿州平坦而筆直的公路,蒙古國的路簡直是爛到可以,應該說是沒有路,一路坐著吉普車橫掃蒙古大地,彷彿在行舟,坑坑疤疤的路(不該說路,路都是車輪在草原裡畫出來的)讓人用全身的力量去感受這個國家的氣力,許多瞬間,都誤認為自己在坐船,果真是道道地地的草原如海,這片融合深綠淺綠墨綠黃綠的海載浮著旅人要一窺大天空、大藍天的夢想。
「這是ㄧ個一年超過260個晴天的地方,有藍天之城之稱」20世紀末,我因為Lonely Planet的一本關於蒙古旅遊書的書頁上,看到這句話,讓我決定一定要到外蒙一趟。現在想來,旅行夢想的出發點,真的很小,常常是為了ㄧ個感覺、ㄧ個畫面,而決定要置身在ㄧ個決然陌生的國度。然而這小小的出發點,卻可以爆發出無限的勇氣,讓人努力的蒐集資料、和陌生國度的人email往返詢問訊息、到乏人問津的蒙藏文化協會試圖找一張蒙古國的旅遊地圖……,所有事前的瑣碎工作只為了拼貼出讓人心安的藍天之城圖像,想更接近傳說中的大天空。
蒙古的天空真的很大。日本導演椎名誠就曾描述:躺在草原上,胳臂往左伸,沿著手臂視線可以一直到地平線,往右邊一伸,又是另ㄧ個180度。真的很平很平,一開始見到這般平到極點的景致,一直猛按快門,希望努力記住草原和天空交接的筆直線條、記住雲在草原上遊走的影子、記住這大到不行的藍天,然而無論鏡頭有多廣,都裝不下這天空、草原、礫漠。後來就放棄拍照了,讓自己融入在這天地裡,在融入的時候,才發現天地的遼闊。尤其是每到傍晚,懶懶的癱在蒙古包的小門前,看著風吹著草原,有時輕柔、有時猛烈,一波一波的,有如海浪,天空和草原的空間感就隨著草波不斷往遠方延伸。
坐在舒服的蒙大拿州小巴士裡,同行的人問我:蒙古草原和蒙大拿草原有什麼不同?我想,應該是生猛的力量吧!在蒙古草原行車,車輪一過,會有大批的炸猛跳起來,有時候蝗蟲也會猛撞車頭的引擎,鎮日是「活跳跳」的景象。相對起來,蒙大拿的草原就安逸多了。再說,美國到底是公路的世界,筆直的公路劃過草原,人自然而然的在公路上行走、在水泥領域生活。但是,蒙古可是柏油路極少的世界,是活生生的「馬」路,草原是游牧民族生活的場域,他們騎著馬在草原急馳牧羊牧牛、騎著馬進城辦事,當吉普車深入草原時,看到的是蒙古人和大地相依為命的景致,這份對草原的依賴,自然讓這片即使在夏日極度枯乾的草,仍有堅韌的生命力。「那是一片活生生的草原」我這樣回答同行的伙伴。
車子繼續在美國平坦到極點的公路上急馳,我很想跳下車,走進草原、躺在草地上,呼吸屬於北美這片草原的味道,睜眼好好看這片大天空,讓蒙大拿的天空將我完全覆蓋。然而,跟著雲的軌跡,思緒又掉進蒙古。
很難用好玩不好玩形容蒙古,但是,他卻是不時讓我想念、想再去的國度。
(我時常在旅行中離題,每每在這次旅行想起上一回的旅行,彷彿這一次的遠行是為了沈澱上一回的行旅記憶。)
相對於蒙大拿州平坦而筆直的公路,蒙古國的路簡直是爛到可以,應該說是沒有路,一路坐著吉普車橫掃蒙古大地,彷彿在行舟,坑坑疤疤的路(不該說路,路都是車輪在草原裡畫出來的)讓人用全身的力量去感受這個國家的氣力,許多瞬間,都誤認為自己在坐船,果真是道道地地的草原如海,這片融合深綠淺綠墨綠黃綠的海載浮著旅人要一窺大天空、大藍天的夢想。
「這是ㄧ個一年超過260個晴天的地方,有藍天之城之稱」20世紀末,我因為Lonely Planet的一本關於蒙古旅遊書的書頁上,看到這句話,讓我決定一定要到外蒙一趟。現在想來,旅行夢想的出發點,真的很小,常常是為了ㄧ個感覺、ㄧ個畫面,而決定要置身在ㄧ個決然陌生的國度。然而這小小的出發點,卻可以爆發出無限的勇氣,讓人努力的蒐集資料、和陌生國度的人email往返詢問訊息、到乏人問津的蒙藏文化協會試圖找一張蒙古國的旅遊地圖……,所有事前的瑣碎工作只為了拼貼出讓人心安的藍天之城圖像,想更接近傳說中的大天空。
蒙古的天空真的很大。日本導演椎名誠就曾描述:躺在草原上,胳臂往左伸,沿著手臂視線可以一直到地平線,往右邊一伸,又是另ㄧ個180度。真的很平很平,一開始見到這般平到極點的景致,一直猛按快門,希望努力記住草原和天空交接的筆直線條、記住雲在草原上遊走的影子、記住這大到不行的藍天,然而無論鏡頭有多廣,都裝不下這天空、草原、礫漠。後來就放棄拍照了,讓自己融入在這天地裡,在融入的時候,才發現天地的遼闊。尤其是每到傍晚,懶懶的癱在蒙古包的小門前,看著風吹著草原,有時輕柔、有時猛烈,一波一波的,有如海浪,天空和草原的空間感就隨著草波不斷往遠方延伸。
坐在舒服的蒙大拿州小巴士裡,同行的人問我:蒙古草原和蒙大拿草原有什麼不同?我想,應該是生猛的力量吧!在蒙古草原行車,車輪一過,會有大批的炸猛跳起來,有時候蝗蟲也會猛撞車頭的引擎,鎮日是「活跳跳」的景象。相對起來,蒙大拿的草原就安逸多了。再說,美國到底是公路的世界,筆直的公路劃過草原,人自然而然的在公路上行走、在水泥領域生活。但是,蒙古可是柏油路極少的世界,是活生生的「馬」路,草原是游牧民族生活的場域,他們騎著馬在草原急馳牧羊牧牛、騎著馬進城辦事,當吉普車深入草原時,看到的是蒙古人和大地相依為命的景致,這份對草原的依賴,自然讓這片即使在夏日極度枯乾的草,仍有堅韌的生命力。「那是一片活生生的草原」我這樣回答同行的伙伴。
車子繼續在美國平坦到極點的公路上急馳,我很想跳下車,走進草原、躺在草地上,呼吸屬於北美這片草原的味道,睜眼好好看這片大天空,讓蒙大拿的天空將我完全覆蓋。然而,跟著雲的軌跡,思緒又掉進蒙古。
很難用好玩不好玩形容蒙古,但是,他卻是不時讓我想念、想再去的國度。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