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ly 03, 2005

歸真的旅行 從脫掉鞋子走路開始

我的朋友簡銘甫從柏林寄了一封信來,部分的內容如下:
「感覺好像已經在柏林待了一整個夏天。這個夏天,艷陽是艷陽,藍天是藍天,一點都不馬虎。幹了最多的一件事,便是到公園曬太陽,聽KINGS OF CONVINIENCE。出門再也不帶相機了,覺得累贅,不真實。影像裡的世界,不自覺變成了POP LIFE,變成了PROPAGANDA……﹔變成了另一種可以被消費的東西。喀嚓一聲,"瞬間"就這麼輕易被消費了......。終究我們都看到了什麼?柏林是一個徹底實踐"復古"的地方。街上不時可以看見50年代的福斯旅行車,或是70年代的速克達。許多人身上穿的是60年代的嬉皮裝,或是70年代的AGOGO,連年輕媽媽們都開始推起60年代的娃娃車。我想,這一切都不是輕易用"時髦"就可以解釋的。柏林人是真的很認真在實踐"復古"這件事,不只是做表面功夫。"復古"可以是,在CAFE裡請大家關上手機。"復古"可以是,拔掉家裡的ADSL線。"復古"可以是,爸爸也開始帶小孩。"復古"還可以是,記得帶啤酒瓶去退錢。當然,這都是少部份人在做的事。生活需要有態度,不然與機器何異?……
人類文明要學習的地方真的很多。不過我想此刻,可以從脫掉鞋子走路開始。」



 銘甫在富錦街有一家家具雜貨小舖「魔椅mooi」,常去歐洲旅行帶具概念性的雜貨回來,但我最喜歡的是他在旅途上不時捎來的信,他的所感、所愛,會讓我思考很久。

 是啊!有多久沒有脫掉鞋子走路了!

 關於脫掉鞋子走路這件事,也在我最近讀的一本書「綠色薩伐旅」(雙月書屋出版)裡,作者以徒步的方式穿越肯亞的國家公園,一路上荊棘遍佈,他發現脫掉鞋子走反而是最舒服且自然的方式,當然,文章中提及大象的保育、獵殺等等課題至今都還沒有得到完善的解決,但是在他的行文中,可以強烈的感受到人勢必要回歸自然的,回歸最「真」的一面,越與自然作對,越對人類的生活無益。

 我的另ㄧ個朋友鄭有利,最近出了一本書「肯亞---我和我的荒野朋友」,這是他這六年來持續不斷往肯亞跑的旅遊筆記。紀錄他所見到的獵殺、交配、遷徙、動物間的親情,我問他:「為何你這幾年每個季節都要往肯亞跑呢?」他說:「在肯亞的荒原上讓他覺得很有歸屬感、很自然,可以感受到人只是宇宙萬物的一份子,不能太驕傲、囂張,在那樣的環境裡學會尊敬動物、尊敬自然。」翻著他的書,可以感受到ㄧ個旅人對於非洲荒原、動物的感情,沒有過於誇張的文字、或太聳動的標題,只是紀錄每次行旅的點點滴滴。

 同樣的,我的另外兩個朋友傅士玲和洪雅雯,最近常提醒周遭的朋友們,過著:低調而不奢華的輕生活,當然,包括輕旅行。輕旅行指的是,依據自己的心理狀態,讓自己最輕鬆、最回歸到原點的旅遊方式。不必過度在旅程中消耗金錢與力氣,而是淡口味的旅行生活。

 這些朋友最近做的事,無非是訴求「歸真」的旅行方式,ㄧ個不必有太多角色扮演、不用拼太多記錄的旅行態度。

 這幾年,我們的旅行方式口味越來越重,要奢華、要頂級,要飛到杜拜住帆船旅館、要坐豪華遊輪、要跟大亨去玩……。的確,奢華在流行,只是奢華是不是離自己的心太遠?翻著市面上的旅遊書、旅遊報導,封面標題總要下的很重:不可不去的人生50個地方、必買的血拼指南、必住的旅店、嚴選頂級泡湯地點......(當然,我自己也是其中操縱重口味的一員)。其實旅行並沒有那麼多:一定、必須、不可不、嚴選,誰說到峇里島一定要做SPA、到香港一定要購物、到泰國一定要看人妖秀、到新加坡一定要喝肉骨茶。只要能在ㄧ個地方,自得其樂,就是完美的旅行。

 現在的旅行,有太多炫耀的成分。當然,旅行是一種消費行為,消費總會夾雜著些許的炫耀。只是這樣的消費行為應該要有更多「自我」的意識,而不是被一堆旅遊商品、旅遊報導所擺佈。聆聽自己的內心、評估自己的體力狀況、經濟狀況,選擇最能在此刻讓自己放鬆的旅行方式,開始這個夏天的假期。

 或許,就從脫掉鞋子走路開始。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