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19, 2008

慾望師奶IN伊朗


伊朗的電視台很枯燥,除了新聞就是在講經(可蘭經),不過通常會有一台會播放外國影集。這一趟旅程,夜晚陪伴我的影集是「慾望師奶」(Desperate Housewives)第二季,雖然這四個家庭主婦都變成了波斯語配音,但是快節奏又充滿兩性張力的畫面讓我在這個沒有夜生活的國度裡,有了夜晚的重心。
這是沒有夜生活、沒有酒吧的國度!不過商店都開得很晚,但賣得東西都很像,要不就是一排書局、要不就是一排賣著西裝藍長褲的服飾店、要不就是一排混著美乃茲檸檬汁與胡椒的玉米粒。晚上帶頭巾的女孩、身體發散著羊騷與甜膩香水味的男人在街頭走來走去,從一家店逛到另一家店。Frahan說:「我們沒有酒吧、晚上沒什麼地方可去,頂多男人去Tea house抽水煙,大部分的人就是在街頭逛街,走來走去。還有,電影院也是大家重要的娛樂。」
伊朗看電影很便宜。一塊錢美金可以到很好的戲院看伊朗院線片。
我對伊朗好奇,其實也是起因於電影。阿巴斯(Abbas Kiarostami)的「何處是我朋友的家」、「生生長流」、「白氣球」曾經是我過去在金馬影展會去排隊買票的電影。在阿巴斯的鏡頭下,人物單純、純真的讓人無法置信,故事很簡單,可是卻暖暖的烘著人心。我一直想去看電影裡有著善良角色的國度。
不過,伊朗這幾年一直被美國醜化、媒體妖磨化,當我說要去伊朗時,擔心我安危的人不少。
阿巴斯的視角果然傳遞伊朗的普遍樣貌,這裡的人,真的很友善,是我見過最友善的伊斯蘭國度。從下飛機出了機場,一直有人跟我打招呼,女學生熱烈的想知道我的名字,大方的讓我拍照。甚至,當我在伊斯法罕毫無規則可循的混亂車流中要過馬路去看三十三座橋時,都有人拉著我的衣角,帶我穿越車流。
不過,關於我神往的「波斯」情境,在伊朗早已成了傳說。這個國家全然的伊斯蘭化,波斯帝國神韻其實很難尋找。曾經Shiraz是有美酒的地方,紅葡萄品種Shiraz就是來自這裡,不過,這只是一則歷史,現在Shiraz不產酒,伊斯蘭是嚴禁酒精的,每天晚餐只好點NON-ALCOHOLIC啤酒DELSTER解悶。當街頭逛到沒有新發現,我就窩在房間拿著遙控器在貧乏的頻道裡來來回回,在按著上下鍵時,我總是想到「在德黒蘭讀蘿莉塔」的那些女孩子們。曾經,這裡是自由開放的國度,伊朗人常會提到自由年代的巴勒維國王。我問:「那何梅尼呢?」Frahan說:「我們必須尊敬他!」
電視轉到像連珠砲的波斯語新聞台,G20會議是重點議題、歐巴馬則給伊朗人新的希望(或是幻想),新聞畫面下也是有跑馬燈,冒出:TAIWAN,接著就是陳水扁被羈押的消息。
最後一晚在德黒蘭,夜晚依舊是在老舊電視機前度過,電視台播的是「赤壁」,金城武搖著羽扇說著波斯文,當聽不懂語言時,看到鏡頭如此緩慢的大戲竟讓我瞌睡連連,金城武出現也無法阻擋睡神誘惑。
最後一夜,沒有蘇珊、琳娜、布莉、賈柏莉兒的陪伴,竟然有些失落。女大學生Mina說:「伊朗當然也是一堆Desperate Housewives,不過,這些都是不能明說的,頭巾底下的世界不是可言述的世界。」地球上,家庭主婦的宿命應該是有類似的光譜吧!
在伊朗,看不見得東西,分外迷人。

Tuesday, November 18, 2008

伊朗歸來 雞肉過敏

在伊朗的日子,我的午餐和晚餐都是一模一樣的,如圖,連擺盤都一樣。差別只有饢好吃或不好吃。因為不想吃羊肉,於是我一路吃雞肉Kebab,非常純粹。

也因此,回台灣,到今天為止,我都不想吃雞肉。看來是雞肉過敏了。

小時候我不吃兩隻腳的動物,雞肉更是敬謝不敏,吃雞肉似乎是二十多歲後才開始拓展的新味覺經驗。

雞肉過敏在今晚看過旅遊探險頻道的「奧利佛飲食新主張」達到了顛峰。奧利佛今天只講了雞肉和雞蛋這兩件事,看完,我對雞肉快要沒有慾望了。

在他的調查有這些事實:
*剛孵出的小雞,母的留下,因為會生蛋,公的直接進入二氧化碳機器理處決,變成飼料或是寵物罐頭。
*大部分的雞只活了37天就進入屠宰場變成肉品。
*大型工廠養出的雞(變態雞),每天多出六十公克的肉,因為骨頭還沒變硬,身體卻不斷變重,所以很多腿都有問題,站不起來。
*擁擠的雞籠讓養殖雞的脖子幾乎都被籠子磨到沒毛了。
*大型養雞場沒有把雞當成動物對待,反而是物品,因為三十五天就算成雞變成肉品,所以雞舍裡的排泄物也懶得清理,排泄物產生的氨氣讓雞的腳普遍嚴重灼傷。

雖然節目最後是鼓勵大家多花一英磅吃開放空間養殖的雞,吃至少養到一百天以上的雞肉,不過看完這個節目,對雞,很難有胃口。

Wednesday, November 05, 2008

終於看清了


這趟瑞士可以說是「終於看清楚」之旅。

上一回沒看清楚的山,這一趟全部都看清楚了。馬特洪峰、少女峰、雪朗峰清清楚楚的出現在眼前。天氣好的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去年春夏之交我在瑞士到底看到了什麼呢?沒看清楚山頭,卻覺得很有意思。這一次,看清楚山群,有如來確認的,原來如此。

瑞士的山還是要走進山中並在其間飆汗才有意思,比方走入其中的步道、比方騎著單車瘋狂滑下、比方滑雪,若只是不斷的換纜車、換火車只為了到山頂瞧一眼、吃一頓飯,這樣只是把山頭看清楚,很難有感動!


可能因為上回我都沒看到,這次重遊看到藍天白雲與雪山,分外欣喜。不過,人,還是會想要更多。